篩選技術文獻
品牌
產品儀器
應用領域

解鎖細胞訊息傳遞的關鍵路徑
激酶與訊號傳導的重要性: 掌控超過50%的細胞功能 細胞訊號傳導是生物體運作的核心,如同一張精密的訊息網路,負責接收、傳遞並整合內外訊號,調控細胞生長、分化、代謝及凋亡等關鍵過程。而在這網路中,激酶(Kinase)作為核心驅動者,影響超過50%的細胞功能,是生命科學與藥物研發的焦點。 激酶的核心角色: 透過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將磷酸基團轉移至目標蛋白,改變其結構與活性,從而啟動或抑制下游訊號傳遞。這一過程是細胞對外界刺激(如生長因子或壓力)做出反應的基...

超越平面:3D細胞培養的優勢與未來應用
細胞培養技術從19世紀末的初代培養發展至今,2D 技術因小兒麻痺症疫苗需求而興起,HeLa 細胞系與相關進展奠定其基礎。然而,2D 培養無法模擬體內環境、缺乏 ECM 功能,且在癌症與藥效預測上受限。3D 細胞培養因而崛起,利用球體與類器官提供擬真模型。CelVivo 的 ClinoStar 系統以低剪切應力與優化養分交換提升細胞功能,應用於疾病模型、藥物開發及再生醫學等領域。本文回顧其歷史,比較 2D 與 3D,並探討 3D 技術的未來潛力。 細胞培養技術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紀末...

全息斷層掃描 (Holotomography) 的原理、發展與應用
摘要 全息斷層掃描 (Holotomography) 作為一種無標記 (Label-free) 的活細胞成像技術,近年來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備受矚目。它結合全息術 (Holography) 和斷層掃描 (Tomography) 的原理,無需染色即可實現細胞和組織的三維 (3D) 高解析度成像。本篇技術文章將深入探討 NanoLive 的全息斷層掃描技術,闡釋全息術和斷層掃描的基本原理,並重點介紹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 RI) 在此技術中的重要性,最後將介紹 NanoLi...

奈米粒子追蹤分析技術:原理、應用與挑戰
前言 奈米粒子追蹤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簡稱NTA)是一種先進的分析技術,能夠透過追蹤懸浮在液體中的奈米粒子運動,實時測量並表徵這些粒子的特性。這項技術在醫學、材料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為奈米粒子的尺寸、濃度和物理化學性質提供重要資訊,從而促進了眾多應用領域的研究與發展。 布朗運動與擴散係數:NTA的理論基礎 奈米粒子追蹤分析技術的核心原理建立在布朗運動這一自然現象的基礎上。1827年,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首次觀察...

使用 SONY ID7000 無濾鏡真實光譜流式細胞儀進行人類周邊血液單核細胞 (PBMC) 的 42 色分析
實驗背景 人類 PBMC 包含多種免疫細胞類型,例如 T 細胞、B 細胞、自然殺手細胞 (NK 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單核細胞。傳統流式細胞儀由於染料數量限制和光譜重疊問題,難以同時分析大量標記。SONY ID7000 利用光譜拆解技術,通過捕捉每個染料的完整光譜指紋並應用加權最小二乘法 (WLSM) 演算法進行拆解,突破了這些限制。 文獻中使用配備 5 個雷射的 ID7000,對 PBMC 樣本進行 42 色分析,旨在精確識別多種免疫細胞亞群,並展示光譜拆解技術在高參數分析中的準確性...

SONY 光譜流式細胞儀的原理與優勢
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ry) 是分析單個細胞或微粒多重特性的重要工具。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對同時分析更多細胞參數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動了多色流式細胞儀技術的發展。SONY Biotechnology 憑藉其創新的光譜拆解 (Spectral Unmixing) 技術,在2012年發表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化光譜式流式細胞儀,為高參數多色細胞分析帶來革命性進展。本文將詳細介紹 SONY 光譜流式細胞儀的原理、與傳統螢光補償的差異、技術優勢,並探討其在科學文獻中的應用實...